人權教育 — 吳東昇

成淵國中的學生長達半年的集體性騷擾事件震驚全國,當社 會輿論將焦點集中於質疑校方處置不當,怪罪社會道德的淪 喪,進而主張嚴懲肇事學生之際,我們實應冷靜的自我反省 ,一味的灌輸智育的考試能力,對於培養尊重他人,落實互 助友信,我們的教育究竟作出什麼努力?

人權,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「人」的權利。在社會群體的互 動往來中,人際的交絡形成一面綿密的社群網絡,彼此共生 ,相互依存。正由於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,任何的漣漪 都足以造成體系的波動,因此,只有當每一個人都清楚的了 解自己存在的價值,進而警勵自我,尊重他人,才能建立一 個趨於理性良知的人的社會。

人權的範疇是寬廣而多元的,小至生命價值、健康權益、身 體尊嚴、名譽自由,乃至於人性的發揚,都是人類存在的基 本價值。我們的教育制度,在中國傳統的倫理權威與科舉情 結的糾葛下,對於權威有著過度盲目的臣服心理,而缺乏自 我肯定、自我學習、自我反省的動力。正由於對權威的崇拜 ,使得我們的學習環境充斥著被動單向的強制灌輸,而欠缺 檢驗真理,以理性懷疑的出發點去創造知識領域的多元空間 。再者,在權威的籠罩下,人們喪失獨立的性格,使國人普 遍忽略對身體尊嚴的重視,讓物化觀念繼續於社會中作祟。 我們不難發現家庭暴力、校園道德的淪喪,都是傳統「奴役 」的封建遺毒,將妻子、兒女視為父權專屬的支配心態,影 響所及,不尊重他人身體,把人際關係強加支配的結果,自 然導致校園秩序的淪喪。

人權,是人類基本權利的底線;教育,是指導人民激發潛能 ,啟發心靈的過程。而人權教育,更應以啟發心靈,發揚理 性,肯定自我,尊重他人為重,以建立理性懷疑、心性開放 的多元社會。面對社會價值混淆,道德不彰的亂象,有識之 士實應冷靜反思:教育今後何去何從?人權應如何貫徹?畢 竟,學習如何作為一個理性的人,遠比製造一群考試機器來 得重要。